蘇州市職業大學簡介
蘇州市職業大學是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創辦于1911年的蘇州工業專科學校。自1981年成立以來,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訓,贏得了顯著的社會聲譽,成為區域品牌院校。學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緊緊抓住立德樹人、成就師生根本任務,積極推進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整體規劃,堅持質量為先,堅定精準發展,大力培養"高品德、高技能、高適應"的人才隊伍,實現學校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協同創新、融合共贏,努力建設全國一流品質院校,并積極實現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辦學目標。
學校現有石湖、干將路、潭山和吏舍弄四個校區,占地面積1262余畝,校舍建筑面積49余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61.67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27億元。設有12個學院(部),現有涵蓋理工、文史、藝術、師范、體育等科類共56個專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3萬余名。專任教師793名,其中正高職稱64名,副高以上職稱354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的77.78%;有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3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19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36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
學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重點和社會對緊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打造人才培養特色。現有教育部重點專業和教改試點專業3個,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群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9個,省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一期a類項目1個,省高水平骨干專業3個。省級優秀/精品課程8門次,省級優秀課程群1個,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9部,省重點教材7部,教師主參編各類教材300余部。學校建有集教學、培訓、服務于一體的校內綜合實訓基地93個,其中教育部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省級實訓基地4個;與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蘇州市相城區人民政府、蘇州市質量監督局等政府部門簽訂全面合作戰略合作協議,全方位、全領域、全過程推進校地深度合作,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地合作。牽頭成立蘇州市現代裝備制造職業教育集團、蘇州市現代光電職業教育集團,與阿里巴巴(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等著名企業實現了校企深度合作,建有企業(行業)學院16個,校外實訓基地369個。
學校致力技術技能的積累與服務,堅持將科技創新與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緊密結合,堅持知識創新、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社會服務協同推進。學校建有3個省級工程中心、5個省級研究所(基地),8個市級重點實驗室(平臺)。近五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50項,其中承擔或合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21項;獲省市兩級科研成果獎101項,其中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獲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市廳級科技進步獎3項,授權發明專利370項。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吳文化研究院、石湖智庫等研究院所,在多個領域為地方經濟建設、政府決策和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決策咨詢并承擔課題研究,為吳地文化傳承保護、絲綢工藝傳承與創新、蘇州古城墻恢復重建、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模具特色小鎮創新發展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學校注重國際合作與交流,主動融入國家教育對外開放和江蘇經濟國際化戰略,積極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培養支持。學校圍繞地方產業發展和人才需求,積極引進境外優質資源,先后與加拿大喬治布朗學院、新西蘭國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澳大利亞坎根學院、德國北黑森州職業技術學院、英國博爾頓大學、新加坡沙頓商學院、日本金成學院、新西蘭奧塔哥理工學院等國外高校在共建專業、課程合作、教師交流、學生交換、學分互認等方面開展了有效合作。學校與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合作舉辦的機電一體化專業項目、會計與審計專業項目,被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為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培育點。"先進制造技術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入選《江蘇外國留學生優才計劃高技能人才項目》。
學校先后榮獲江蘇省文明單位、首批江蘇省文明校園、首批江蘇省平安校園建設示范高校、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江蘇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蘇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校檔案工作先進集體、蘇州市職業教育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先進學校等稱號。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是首批蘇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和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學校根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人事部2005年6號令)、《江蘇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辦法》(蘇辦發[2011]46號)和《蘇州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暫行辦法》(蘇辦發[2011]27號)的有關規定,經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同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24名。
一、招聘對象及基本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權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2、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團結同志,廉潔奉公;
3、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4、年齡在40周歲以下(1978年5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或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資格的應聘人員,年齡可放寬至45周歲(1973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不限戶籍或生源地;
5、招聘崗位詳見下面"高層次人才崗位簡介表"中的基本條件和其他資格條件;
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應聘:(1)現役軍人或普通高校在讀非應屆畢業生;(2)事業單位負責人員的秘書崗位或者人事、財務、審計、紀檢崗位招聘人員,應聘人員與事業單位負責人員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或者近姻親關系的,以及應聘人員與現有在崗人員存在上述關系,到崗后又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3)尚未解除紀律處分或者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刑事處罰期限未滿或者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調查的人員;(4)有政策規定或協議明確2019年8月31日前不得解聘、離開現工作單位(崗位)的人員,或國家和省另有規定不得應聘到事業單位有關崗位的人員。
二、招聘崗位簡介
應聘人員報名前請務必聯系崗位咨詢電話,確保充分了解崗位要求及工作職責。
2019年蘇州市職業大學高層次緊缺人才招聘崗位需求簡介表
序號 | 崗位名稱 | 崗位簡介 | 招聘人數 | 學歷 | 專業 | 其他條件 | 咨詢電話 |
1 | 思政教師 | 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社會政治類 | 0512-66507876 楊老師 | |
2 | 工業機器人教師 | 承擔機電一體化專業plc、電機控制、工業機器人等專業課程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機械工程類 | 0512-66875610 陸老師 | |
3 | 汽車教師 | 承擔汽車技術、汽車檢測維修專業教學與科研 | 2 | 博士研究生 | 機械工程類、交通工程類 | ||
4 | 軟件技術教師 | 軟件技術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計算機(大類)類 | 0512-66503531 李老師 | |
5 | 大數據教師 | 大數據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計算機(大類)類 | ||
6 | 人工智能教師 | 人工智能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計算機(大類)類 | ||
7 | 旅游管理教師 | 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工商管理類、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 | 本科階段為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專業 | 0512-66507870 馬老師 |
8 | 學前教育教師 | 學前教育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教育類 | 本科階段為學前教育(學)專業 | |
9 | 網絡新聞傳播教師 | 網絡新聞傳播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中文文秘類 | 具有副高職稱的年齡可放寬至50周歲 | |
10 | 會展教師 | 會展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工商管理類 | 本科階段為會展經濟與管理或工商管理或項目管理或商務策劃管理專業 | |
11 | 財會教師 | 財會專業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財務財會類、經濟類 | 0512-66507380 吳老師 | |
12 | 商貿課程教師 | 商務英語專業外貿及商務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經濟類、商務貿易類 | 具有副教授職稱的學歷可為碩士研究生,非英語專業的要求大學英語六級 | 0512-66501169 吳老師 |
13 | 外語教師 | 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具有副教授職稱的學歷可為碩士研究生,具有教授職稱的學歷可為本科 | |
14 | 電子商務專任教師 | 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工商管理類、國際貿易類 | 本科階段為電子商務及相關專業 | 0512-66507387 孟老師 |
15 | 人力資源管理教師 | 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公共管理類 | 具有副高職稱學歷可為碩士研究生 | |
16 | 體育教師 | 體育科研、體育教學、運動訓練 | 1 | 博士研究生 | 體育及相關專業 | 具有相應學位,具有體育專項特長,具有副高職稱的學歷可為碩士研究生,具有正高職稱的學歷可為本科并獲得相應學位 | 0512-66503526 王老師 |
17 | 數學教師 | 教學與科研 | 1 | 博士研究生 | 應用數學及相關專業 | 具有教授職稱,作為第一主持人,承擔過國家基金項目 | 0512-66503384 陳老師 |
18 | 藝術設計教師 | 主要從事藝術設計教學與科研 | 1 | 碩士研究生 | 藝術學、美術學、設計藝術學、設計學及相關專業 | 具有教授職稱,年齡可放寬至50歲周歲 | 0512-66507563 胡老師 |
19 | 智能產品開發專業教師 | 從事智能產品開發、人工智能應用技術相關教學及科研工作 | 2 | 博士研究生 | 機電控制類、計算機(軟件)類、電子信息類 | 本科及碩士研究生階段為電子信息類或機電控制類或計算機(軟件)類專業 | 0512-66503391 張老師 |
20 | 工業網絡技術專業教師 | 從事電子信息、通信類、工業互聯網相關教學及科研工作 | 2 | 博士研究生 | 機電控制類、電子信息類 | 本科階段為電子信息類或計算機(大類)類專業;大學英語六級;工業互聯網技術研究方向優先考慮 | |
21 | 學術期刊中心編輯 | 從事學報文字編輯 | 1 | 博士研究生 | 計算機(大類)類、機電控制類、基礎理學類 | 0512-66503561 李老師 |
三、招聘錄用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時間:簡章發布之日起至2019年5月10日。
2、報名方式:采用網絡報名方式,信息填報、材料上傳、資格初審均通過網絡進行。專業填報以滿足崗位學歷要求的個人學歷(學位)證書上專業名稱為準。
報名網址:
電話:0512-66503830沈老師
0512-66875137鄭老師
聯系郵箱:
3、報名材料:
(1)上傳個人2寸免冠照片(30kb以下,jpg格式,像素130x170)、個人簡歷、身份證、各層次學歷學位證、各層次職稱證書,以及應聘崗位所需的其它相關資格證書(件)。
(2)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還需在"學習簡歷"中上傳畢業生推薦表、就業協議書、成績單。2019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須于2019年8月31日前取得招聘崗位要求的學歷、學位證書。
(3)歸國留學人員另須在"學習簡歷"中上傳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4、報名者須嚴格對照招聘崗位條件、專業參考目錄(附件)如實申報,所提供的應聘材料必須齊全且真實有效,凡弄虛作假或違反招聘簡章規定的,隨時取消應聘和錄取資格,責任由報名者自負。
(二)資格初審
1、本次招聘不設開考比例。
2、經學校對報名人員進行資格初審并報送市人社局審核,確定人員名單后在學校網站()公示符合招聘條件的人員,公示三天后,組織相關人員參加考試。
(三)資格復審和面試
1、資格復審在面試前進行,主要是對面試入圍對象是否符合選聘崗位所需資格條件進行復審。復審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復審不合格的,取消面試資格。
2、考試時間、地點:另行通知。本次考試原則上不組織筆試,直接進行專業面試。
3、面試的內容以考察擬任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為主。
4、面試成績以百分制計算,設60分為合格分數線。分值計算保留小數點后二位小數,第三位四舍五入。面試成績當天公布,如面試成績相同則另行安排加試。
5、考試成績在學校網頁()公示3個工作日。
(四)體檢和考察(政審)
1、進入體檢的人選,在招聘考試成績合格分數線以上人員中按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根據招聘計劃人數1:1的比例確定。體檢工作按修訂后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行。體檢時間、地點另行通知。體檢費用由應聘人員自理。
2、對體檢合格人員進行考察(政審),考察(政審)標準參照蘇州市公務員招錄考察相關要求進行。因考生體檢、考察不合格或主動放棄等原因出現招聘崗位空缺時,如學校決定遞補(也可決定不遞補),再報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備案。如遞補,在該崗位的面試合格人員中,按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遞補。錄用后(錄取通知書開出之日起)放棄錄用資格的,不再遞補。
(五)公示和聘用
1、擬聘用人員名單,在學校網站()公示7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人員,辦理錄用手續。
2、錄取人員應在《錄取通知書》規定時間內報到并辦理聘用手續,簽訂聘用合同。因個人原因逾期未報到的,取消其錄取資格。
3、初次就業的工作人員與事業單位訂立的聘用合同,試用期為12個月,其他人員試用期為6個月。試用期滿考核合格,予以定崗定級;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
4、本次招聘崗位均為蘇州市市屬事業單位編制,學校根據業績能力、學術水平、專業學科緊缺程度,為高層次教師崗位提供住房補貼、科研啟動經費、過渡教師公寓、工作量減免等引進優惠待遇:
(1)蘇州市市屬事業單位編制,年收入不低于15萬元;
(2)給予一次性房補,博士研究生30萬左右,教授50-70萬元;
(3)給予科研啟動金,博士研究生5-10萬元,教授20-30萬元。帶入科研項目的,根據學校規定給予配套,并且每項目另增加科研啟動金2-8萬元;
(4)博士或副高職稱及以上人員,引進第一年教學工作量全免、第二年減半;推薦參加企業專業實踐的,脫產期間視同完成教學任務,學校及企業給予一定的工作津補貼;
(5)提供過渡性教師公寓。
四、紀律與監督
公開招聘工作本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回避制度,自覺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和社會公眾的監督,特設監督舉報電話:0512-66503850。
五、本《簡章》由蘇州市職業大學組織人事部負責解釋。
附件:
蘇州市職業大學
2019年4月22日